(原创)幼儿习惯性吮吸手指的矫正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不同发展时期都会出现1~2个较为典型的问题行为,其中吮吸手指就是常见的一种习惯问题。对于较小婴儿来说,吮吸手指是很正常的生理需求,是宝宝即将长牙或需要进食的一种无声语言,这种行为在宝宝两到三岁时会逐渐消失。但是有少数已经五、六岁的孩子,仍保留着 “吮吸手指”的行为,这不得不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
从卫生角度看,手指上隐藏着大量的细菌,吮吸手指容易引起消化道感染,或肠道寄生虫病,以及手指肿胀、脱皮、发炎和局部化脓感染,重者还可造成下颌发育不良、牙列异常、上下牙对合不齐,妨碍咀嚼功能。从心理角度看,吮吸手指是幼儿焦虑、害羞、压抑等情绪的一种释放方式,这样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胆小怯懦,在学习和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障碍。
若是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但要尽早的着手矫正。首先,应从改善心理环境入手,带领孩子多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鼓励孩子一丁点的进步,尽可能多的使他们获得快乐与自信。其次,要让孩子意识到吮吸手指的后果,并通过自身来克制这种行为。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的理解能力和自制力也在不断提高,让其自主的矫正也是对其意志的磨练。另外,还要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孩子同他人的交往与交流,积极的改善害羞、胆怯的心理,逐渐使孩子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自信的良好个性品质。在教育时,切不可采取粗暴的方法,如恐吓、打骂等,引起孩子心理紧张,产生自卑,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其他不良行为或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