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授权北京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学前教育网同意”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结束愉快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学习。孩子上小学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然而小学的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并不向孩子心中想象的简单、它存在着学习、环境、作息时间、活动形式等各种差异。这种差异使家长产生了顾虑,我的孩子能适应吗,上小学有没有问题,跟得上吗?孩子们也产生了各种担心,表现的没有信心。客观上会使幼儿在幼小过渡期出现严重的不适应现象,这样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衔接工作:
一、 做好入学前社会适应准备:
孩子进入小学后,其行为要很快适应小学的教育要求,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学习、纪律、文明礼貌、清洁卫生等最基本的常规要求。要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任务,我们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能力与习惯:
1、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在选择学习内容上,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难度的,让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难,产生成功、自豪的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的兴趣。
如:“走迷宫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树立空间概念,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为书写打好良好基础,同时,我们在为孩子提供不同的迷宫图形时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有色彩到无色彩等慢慢过渡到幼儿自己设计迷宫图和游戏规则,通过一次次成功的体验,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并产生主动探索、参与新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作为老师应让孩子学会学习的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使孩子能够自己学习、完成作业。
作为家长,要先明确了解孩子作业的内容与作业量。千万不要包办代替,害怕孩子累着、自己麻烦从而帮助孩子完成,而是要与孩子商定,在几点前必须完成作业。其次,家长还应关注一头一尾,检查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并让孩子懂得只有自己细心、认真、才能不出错。
3、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上小学后,孩子面临不同的学科,每天会带不同的作业回家,为帮孩子树立任务意识,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幼儿发展每天适当的给幼儿布置任务,如:收集资料、回家帮助妈妈扫地、洗碗、擦桌子、到垃圾等,使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情,树立规则意识。
二、 做好入学前学习适应准备
1、 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过渡,我们要在幼儿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分析综合力、分类力、判断推理等方面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让孩子清楚的了解事物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如:连续性植物观察记录、实验记录、解答、创编应用题等。
2、 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表达水平
6岁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应与孩子多交谈、给孩子讲一些语句、词汇丰富的故事、多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3、 加强与学习有关的技能准备
为幼儿打好书写基础。如田字格中画有趣的图案,帮助幼儿认识田字格,让孩子画简单的小花、复杂的对称图案,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握笔和坐姿、提醒孩子按一定的笔画及空间位置书写。在书写基础上,也要善于利用幼儿周围文字让幼儿认识,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三、 做好入学前心理准备
1、 让孩子产生上小学的热情
除了在物质上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环境,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生活,减少心理的紧张、恐惧,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期盼早一点上小学。如:开展“参观小学”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参观、自身实践、交谈、体验小学生活,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和好奇心,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2、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会孩子入学前比备的生活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如:穿脱衣物、梳头、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寻求帮助、行走时不在马路边玩耍、到开水等、特别要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解便、做好课前准备才能去玩树立。树立孩子在生活方面的自信。
3、 帮助孩子解决心中疑问
孩子在入学前在心理上都显得比较紧张,心中有很多的“担心”,不知任何应对。如:有的孩子担心进入小学教不到新朋友?有的担心回家时走丢了、遇到坏人怎么办?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时刻向孩子传递遇到困难不慌张、自己解决和寻求帮助的信息。逐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入学前身体适应能力
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的身体是每个比备的心理、生理素质。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身体也非常的重要,使孩子在进入新的环境时不被其影响。所以,在入学前应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运动技能,使其身体和谐发展。如:钻、爬、跑、跳、扬握起坐、投掷、跳绳、拍球、立定跳远等。
总之,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幼小过渡的关键,而我们应从婴儿时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