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龟 怪 脾 气
执教者 王玲
目标:
1、 理解乌龟不愿意说话,给自己造成的窘境。
2、 让幼儿勇于说出自己心理的想法。
准备:
动物玩偶(乌龟、蜗牛、青蛙),背景图
故事磁带
过程:
一、 乌龟不理我
1、 出示乌龟,今天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教师和小乌龟打招呼(操作玩偶)
2、 乌龟不理睬装,教师引导幼儿来试试与乌龟说说话。
3、 原来这是一只怪脾气的小乌龟,它不爱说话。
4、 你们觉得乌龟的这个怪脾气好不好?为什么?
5、 小乌龟这个不爱说话的怪脾气会给它带来什么麻烦?
6、 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小乌龟怪脾气”,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麻烦。
二、 乌龟怪脾气
1、 教师边操作玩偶,边完整进述诗歌。
2、 乌龟爬山的时候,谁来劝过它?
3、 蜗牛和青蛙怎么说的?乌龟是怎么做的?
4、 乌龟不听朋友的话,爬到半山腰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5、 如果你看到乌龟摔到山谷底,你会怎么做?
6、 有人来救它吗?为什么?
7、 如果乌龟没有这个怪脾气,会怎么样?
三、 诗歌表演
1、 我们把乌龟摔跟头的经过再来听一遍
2、 哪位小朋友想用教师手里的玩偶来表演“诗歌”?
3、 其他的小朋友来和教师一起做“解说员”,帮他们解说。
4、 今天,我们认识了怪脾气的乌龟,小朋友你们像乌龟一样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吗?老师来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大胆的展示自己。
5、 幼儿表演。
6、 教师小结:这些小朋友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今天的表现多棒啊,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只要你们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不会像小乌龟一样遇到麻烦了。
反思: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让幼儿在看、听、说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中,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意义,产生了一种想说的欲望,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开始的情景表演,激起了幼儿想和小乌龟说话的愿望,小朋友看到会动的乌龟纷纷和它说话,从而引发幼儿发现小乌龟不爱说话的怪脾气。接下来我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这个怪脾气会给小乌龟带来什么样的麻烦。从而引出诗歌。在接下来的诗歌学习中,幼儿通过提问了解了小乌龟的遭遇,并引导幼儿把问题从小乌龟身上迁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说话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正如《纲要》中提到的,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一样环境。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