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幼儿情商》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不一定能生活幸福。而一个人若娴熟掌握了交往的社会技能,在集体中总会获得赞叹和拥护,做起事来也会事半功倍。近年来在美国风行心理学界的一个新名词“情商”,就迅速地引起广大父母们的热切关注,据美国最权威的人文杂志《时代周刊》报导:情商可能是一个人生活成功的最佳预言者,它让我们从新思考究竟什么是聪明这个问题?
情商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乐观幽默的品性,是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他人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等。简言之,它是人的情感的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幼儿期是幼儿情感智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的情感智商越高,就越受同伴和成人的欢迎,其体验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本文就交往能力和幼儿情感智商的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幼儿情感智商的作用,如何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情感智商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交往能力与幼儿情感智商的关系。
交往,在心理学中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渴求,也是人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交往的过程中蕴含了情感智商中自我意识、自我激励、移情、,自控......多项内容。幼儿是交往的主体,也是情感智商的载体。幼儿在交往中的情感表现总是随着交往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
同样,幼儿的情感智商也直接影响着幼儿的交往过程,交往中的幼儿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去进行交往,如果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情绪是快乐健康的,那么幼儿的交往必定能获得成功。幼儿在其间也能获得更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向我们提示了交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展幼儿情感智商的重要性、可行性。
二、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发展幼儿情感智商的作用。
1、交往中幼儿情感的自然表现,使教师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促进幼儿情感智商的发展。
幼儿在交往中总会产生某些情绪表现,这些表现或者是快乐的,或者是悲伤的,或者是兴奋的,或者是压抑的......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幼儿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过程中,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情感,使教师能根据幼儿情感问题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当教师发现,大多数幼儿与不熟悉的人群交往时总是显得不自信。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这一情感问题,教师先从自信心培养入手,使幼儿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树立较强的自信,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交往。这种有的放矢的培养方式取决于交往中幼儿自我情感的表现,使幼儿能不断地向着高情商的目标发展。
2、交往能力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自控、自我激励、移情和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发展幼儿的情感智商。
在情感智商中,自控、自我激励、移情和处理人际等是体现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一个商情的幼儿总能在这几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通过教师的培养,幼儿会逐步感受到:“自我激励”能使自己在交往中不断战胜困难,“移情”和“处理人际关系”会使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当这种感受越来越强进,幼儿就会不断地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交往,成功的交往又促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交往体验。在这种互动的良性循环中,幼儿的情感智商将会越来越高。
三、如何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情感智商。
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帮助幼儿逐渐掌握若干个交往技能,使幼儿在交往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的获得正是幼儿情感智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1、教师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初期,应先引导幼儿对自我情绪进行觉察,同时教会幼儿进行自我激励的若干方法,所谓“自我情绪的觉察”即是:让幼儿认识自我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认识情绪与行动的差异。帮助幼儿在“自我情绪的察觉”中了解自己在干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使他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分辨不同的情绪。从而走好交往的第一步。同时 ,培养幼儿通过“自我激励”树立自信,正确面对交往中的困难,使幼儿能激励自己采取不同的方式成功交往。能够自我激励的人便能够面对困难,也渴望克服困难,如何才能培养幼儿掌握这些技能,从而得到成功,得到满足?我们采用换种方式思考,按照新方法解决问题,一是设计一些有困难发生的活动。如“让幼儿到别的班去借书、受到拒绝怎么办?”、“皮球没气,不能玩了怎么办”等。二是对日常秉各最到的困难,麻烦和问题的随机激励,如:一名幼儿和同伴主动交往而遭到拒绝,他不断地和同伴交涉,直到对方接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激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交往的成功会使幼儿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情绪觉察和自我激励,使幼儿自信心、乐观积极的情绪日渐滋生。,为最终提高幼儿的情感智商打好基础。
2、在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第二个阶段,教师应充分注意到自控和移情的并用。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立场去体会他人心境(感受、需要、痛苦等)的心理过程。我们首先要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抑制自己的愤怒,关于化解压力,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生气......同时也帮助孩子敏锐地体察他人的情绪......这两类技能的获得将使幼儿的交往进入一个更新的境界。在这一点上,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而且,教师应注重每一个教育机会:儿童产生矛盾时、幼儿有了较好的自控和移情经验时、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交往出现进步时......比如:某幼儿在游戏时发现“不高兴时跺跺脚、冲着墙壁打几拳,就舒服多了”,教师就要以组织其他幼儿倾听他的想法,并鼓励其他人也试试。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中,幼儿交往中的冲突和纠纷少了,性情也更乐观了。幼儿的情感智商也越来越高。
3、在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提高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关心体贴他人,与他人同甘共苦、合作、乐于助人,较好地协商解决冲突和分歧......对于培养幼儿的这些能力,教师可能通过美术、语言、音乐等多种教育手段进行;也可以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还可能设计各种情节,让幼儿参与其中,通过体验感受。例如:我们想让孩子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就先交给孩子一个只能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让孩子在失败中总结出合作的方法,并能通过合作感受到交往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情绪的产生又会使幼儿的情感智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经过情商培养的幼儿,普遍反应出活泼开朗、主动积极、乐观向上、愿意与人交往、遇事能想主意的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使幼儿的社会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总之,整个幼儿期是培养幼儿情绪智力的重要时期,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培养幼儿交往技能的过程中,结合幼儿交往发展特点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使交往和情感教育并重,就能帮助幼儿向着高情商的目标不断发展。为其人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