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12条建议也许可以帮你在需要的时候指导你的孩子。 1. 记住要以你孩子感受到被爱和亲切关怀建立他接受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你提供给他指导的基础。感受到爱的孩子大部分时间会让他们的父母高兴并回应他们的指导。合理限制你孩子的行为是爱他的一部分,就像喂养、安慰、游戏和回应他的愿望一样。 2. 努力断定是什么原因触发你孩子的攻击行为。问你自己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引爆他的攻击行为——你的行为或另一个人的行为,或者在此情形下别的什么事;也许他是太累了或身体感到不舒服。贸然做什么、突然干什么、他要的东西遭到拒绝、他试图用玩具或身体活动做什么事未成功等经常产生受挫和生气的情绪,结果导致攻击行为。 3. 要确信无疑知道你孩子的体温、节奏、喜好和敏感。例如,如果你知道在一天的第一个小时他易怒或心情坏,当他累了或饿了,就出问题,你就不要在那个时间要求他有太多的控制。 4. 告诉你的孩子,在特定情况下你要他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但要避免冗长的教训。你的孩子会从你的声调中以及从你说的话中意识到你不高兴。重要的是你要把你的不赞成表达清楚。然而,冗长的教训和可怕的预言通常达不到预期目的。对3岁的孩子说,上帝不爱她,如果她打她的小弟弟,可能使她受到惊吓,但这不太可能帮她理解和促进她的自我控制。更好的道理是你不要她打他,因为这会伤着他。你不喜欢这种行为是你最有效的信息。它可以帮助任何年幼的孩子知道父母不赞成,并提醒她即使你不喜欢这种行为,你仍爱她。 5. 当你的幼儿正在与别的孩子玩时,要盯着点,但不要在边上徘徊。嬉戏混战或跑和追赶或分享玩具等可以很快在孩子之间造成战斗,他们可能需要调解人。然而,当你让年幼的孩子在他们中间解决问题尚要时日。当然,年龄使之不同。 6. 当你不喜欢你的孩子正在用不同方式攻击时,停止这种行为,安排他做点别的事。你也可以建议和帮他开始一项新的活动或许带他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他可以释放他的攻击情绪,只要不伤害他自己、别人、玩具或家里小宠物。例如,某个角落,可以用来打拳、猛击或扔东西。你可以说,“如果你喜欢打,去打你的枕头(或击打包),但你不能打狗(或用锤子猛击桌子)。”这样的机会不仅帮这孩子释放攻击情绪,而且帮他理解只要有机会,可以做这样的活动。 7. 当时间允许时,向孩子示范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出现的冲突。譬如说,如果你的孩子够大的话,为了避免或解决某个冲突,你可以教他一些有用的话。一个两岁大的孩子能够握住一个玩具,当另一孩子试图抢他的玩具时,他可以说“不”或“我的”来代替总是推人或哭叫。孩子们需要从大人获得特别的建议和示范,为了学到处理纷争的有效方法,这比身体受到攻击和报复更可接受。 8. 如果你的孩子有语言技能,帮他解释他为什么事生气。如果你能猜测而他不会说,可以这样做,例如,“我猜你太激动了,因你不能去与约翰尼一起玩。我知道你的感受如何,但今天太迟了不可能去。”(或者究竟是什么原因) 9. 问你自己你是否给你的孩子的攻击发出“混淆的信息”。当你背地里不高兴你孩子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如果你说“不要打人”或“很好”,他会感到困惑,这样的困惑致使他更难发展自我控制。 10. 请记住父母是家庭氛围的创造者,孩子需要的向导,行为举止最重要的楷模,目的是为了孩子以健康的方式使用攻击。如果在你的家庭里发生社会上的交易,包括当着孩子的面很多争吵或打架,你可以想到孩子们也学会了。 11. 考虑一下对你孩子体罚的真正缺点。当孩子们挑衅、戏弄、固执地做什么、或攻击别人时,他们经常引起大人生气。如果你的习惯是以某种其它方式打或体罚你的孩子,你应认真思考孩子会从中学到什么。 12. 你的孩子学会与别的孩子通情达理相互融洽地相处要好几年时间逐渐形成。对你来说作为父母,那会是有时好有时歹,有时你“教化”你的孩子感到失望或有时你会担心面对严酷的世界他太胆怯。当日子一天天在快乐和受挫中度过,作为父母记住这点也很重要:有一个积极的动力推动孩子发展。这个先锋实际上推动你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使他获得能力去开导和有成效地使用那些属于我们天性重要部分的攻击能。
回答:2004-10-22 10:07
我女儿老想咬她的小伙伴,我该怎么办呢?每当她觉得受挫时,她就会咬人。我怎么才能让她快些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了解孩子、自己和事实
一般来说,咬人只是一些孩子从长牙到3岁这段时间里产生的暂时性行为,父母认识到这一点会有所帮助。尽管孩子咬人会让父母觉得很尴尬,而且被咬的孩子的父母也会觉得很难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咬人并不是调皮捣蛋,而仅仅是由于缺乏某些技能而已。孩子咬人往往是由于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觉得受挫后又不知道该以哪种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有些蹒跚学步的孩子会通过咬人来探索世界,比如“我想知道苏西是什么味道的,咬上去会有什么感觉”。
孩子还会咬自己的父母,觉得那是一种游戏。教育孩子不要咬人时要注意不要遗留别的问题,比如大人以伤害孩子的方式来惩罚他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糟糕或让他们认为伤害其他比自己小的孩子没关系。
该怎么办?
1.孩子咬了人之后父母不要以牙还牙或是用肥皂水来冲洗他的嘴巴。这些方式都不利于让他明白不能再伤害别人。 2.如果孩子曾经咬过别人,要密切留意他的行为,出现纠纷时要冷静而迅速地介入。(参见与小伙伴打架) 3.细心观察孩子与小伙伴们嬉戏,每当他想咬人时就上前用手捂住他的嘴巴,并对他说:“咬人是不对的。告诉别人你需要什么。”要是孩子还不会说话,在用手捂住他的嘴巴并对他说咬人是不对的之后,询问孩子的真实意途,比如:“你想荡秋千,还是玩积木?” 4.若你还没来得及介入孩子就已经咬了人,要迅速拉开孩子,拥抱一下他,然后对他说:“咬人是不对的。”在你教孩子其他技能或在他逐渐长大慢慢改掉这个习惯的过程中,你或许还要重复几次上述的做法。 5.安慰被咬的孩子,并向他的父母道歉。把你真实的想法告诉对方的父母:“孩子咬人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会尽力帮他改掉这个习惯,但是我觉得惩罚他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父母拥抱咬人的孩子后再去安慰被咬的孩子本身就给孩子做出了良好的榜样,让他知道如何友好地跟人打交道。 6.如果别的父母觉得你应该惩罚自己的孩子,你要立场坚定。你可以说:“我知道大家管教孩子的方式有所不同,任何想改变对方的做法都是不尊重别人的。”说完后你可以先行离开,这样既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又尊重了对方。你的孩子比别人对你的看法重要得多。 7.如果孩子正在长牙并且要不停地咬东西,可以让他咬干净的毛绒玩具、布料或给他一根果汁冰棍以缓解他牙龈的肿痛。
邻家的案例和高招
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要咬人。他眼中先会掠过一丝不快,头往后一甩,然后张开嘴巴就冲别人进攻。为了让孩子知道你不想跟他玩这样的游戏,不要让想咬人的孩子接近你并对他说:“咬人是不对的。如果你想咬东西的话,妈妈给你买个橡皮玩具。”如果你能言必信,行必果,孩子会在几天内改掉这个坏习惯。
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1.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假设你俩正在争一件玩具,你正准备咬他。这时候停下来问他:“如果我咬了你,你会觉得怎么样?如果不咬你,你希望我怎么做?”然后继续假装争抢玩具,并让孩子表演出他刚才的想法,也就是不咬人可以怎么做。 2.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除了咬人就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要教会他使用语言。你可以给他提几条建议,比如说“我现在很生你的气”“让我试一下”“我去拿别的玩具来跟你换”或者让他叫大人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通过角色扮演,让他练习一下这些做法。 3.向孩子说出你真实的感受:“当你咬人时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不想见到有人受伤。妈妈希望你不要咬人,用别的办法解决问题。” 4.如果孩子还不会说话,父母要密切地注意他,并温和而坚定地向他提供别的选择,直至孩子学会以合理的方式面对挫折,这样做很重要,而且很多孩子上幼儿园后就不会再咬人了,父母知道这一点或许会放松一些。 5.细心观察孩子就会知道他想要什么。在向他提示别的满足他的需要的途径前先说出他的目的:“我知道你想拿那个球,但通过咬人来拿球是不对的。咱们一起再找个球吧!”
孩子能由此学会的生存智慧
孩子会明白伤害别人是不合理的。他们会懂得无论自己干什么,父母都会爱他们,会帮他们找到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还会知道自己能够以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且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始终会关爱他们,严慈并用。
养育启示
1.有人认为拥抱咬人的孩子是对他们问题行为的一种奖励,其实不然。拥抱孩子能让他们再次感受到你的爱,这并不代表接受孩子的问题行为。拥抱在让孩子获得归属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不那么调皮捣蛋,还可以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做法能被人接受——用语言告诉别人自己不喜欢什么东西。
2.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咬了人就应该对他以牙还牙,好让他知道别人被咬的滋味。你这样做有可能让他觉得咬人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尽管这样做会伤害别人。
共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