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巴小猪
案例描述:
在教室外面我为幼儿增添了碎纸片,让幼儿学习用撕纸的方法做“饼干”,然后再喂给“大嘴巴小猪”吃。
这天早上,徐涛和研研在操作区“做饼干”,于是我走过去对他们说:“你们在做饼干吗,太好了,我今天早饭还没有吃呢,你们做好了,能不能给我吃?”两个人开心的说:“好!”我接着又对他们说:“我喜欢吃小的饼干哦,太大的饼干我吃了会肚子痛的。”说着我就去娃娃家看另外的小朋友去了。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人就把他们撕好的“饼干”端来给我了,我一看:研研撕得比较小,而徐涛撕得很大,有几张纸甚至只撕过一下。见此情景,我假装把两碗“饼干”都吃了,然后捧着肚子叫了起来:“哎哟!哎哟!我的肚子好痛啊!”孩子们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我接着说:“我喜欢吃小的饼干,可刚才吃了很大的饼干,吃的我肚子开始痛了,怎么办?”徐涛说:“那我帮你弄弄小,你再吃吧!”“好的,谢谢你!”我转过脸来对研研说,“你也来帮忙好吗,把饼干撕得小一点再给我吃好吗?”研研点着头说:“好!”两个人又开始撕起了“饼干”。只因为我们是在玩区域活动,所以我们的小朋友马上就可以去改正,在生活中哪有大的食物吃下去了还可以吐出来再嚼嚼呢,要不我们不都成了牛吗?
案例分析:
我们都知道托班孩子的小肌肉群发展较缓慢,而且动作的协调性比较差,所以在活动中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小朋友们比较喜欢撕纸的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游戏,从操作的参与程度中我可以看出这个活动的确受到了孩子的欢迎。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手指的精小动作发展得比较好一点,“饼干”就撕得小一点,而有的孩子协调性比较差,“饼干”就撕得大了,如果这时我们只是告诉孩子小饼干好的话,孩子不一定会理解、会接受,于是我在活动中发现了有幼儿撕纸仍撕得很大的时候,就设计了游戏的情景和语言来提醒孩子把“饼干”撕得小一点,例如:猪宝宝的嘴巴虽大,但是他的喉咙却很小,大饼干他吃不下去的等。我们利用创设好的游戏情景,用游戏中的人物的语言活灵活现的来引导孩子,鼓励孩子把饼干撕得小一点的话,孩子一定会在无意识中慢慢接受的,从而进一步的对学习的本领有了深入。
反思:
在区域活动中,我利用有透明肚子的小猪宝宝,让孩子将自己撕好的“饼干”喂给它们吃,同时让幼儿明白了把不同大小的饼干“吃”到肚子前先嚼嚼碎,这样有助于消化。
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的都是废旧纸,一方面是为了让幼儿知道小的材料在有些地方不可以用了,但是在我们的操作区,在给我们的大嘴巴小猪吃的时候纸越小越好,所以没用的纸在这儿也是有用的。随着游戏的进一步的深入,我还为孩子提供不同材质的纸,幼儿基本能了解由于纸的厚度不同撕起来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让幼儿感受撕不同纸时的感觉。在活动中我还为幼儿提供了不同颜色的纸,让幼儿巩固了本学期中学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呢。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还让孩子结合生活,明白自己吃下肚子的饼干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我们吃下去之前先要嚼嚼碎。
作者:陈雪莲
工作单位: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五杭中心幼儿园
作者联系方式: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五杭中心幼儿园
作者联系电话:13516850302、057186129130
QQ:3790246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