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孩子对它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一旦孩子的好奇心被调动,新内容也相对容易被接受。因此,在活动前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问答、介绍、、情景表演、对话等形式来激活孩子原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幼儿大都乐意去掌握新知识,渴望学会并展示,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欢快的音乐、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教师要让孩子在一种轻松状态下习得知识,去掉焦虑,忘记自己是在学习英语。用歌曲、音乐、电视、录像等特殊媒体,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将学习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实际巧妙连接,加深对学习内容背景的了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时放松孩子学习前的紧张心理,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在积极、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
在日常的活动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有节奏有韵律的英语小诗、英语歌曲,这些韵律诗朗朗上口、充满童趣,孩子们跟着音乐节奏边唱边做动作,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些英语单词和短句。所以,孩子的学习材料应具有多样性,不一定局限于英语书,如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学校、家庭、旅游、动植物等。学习材料的体裁多样性,可以选择儿歌、绕口令、小诗、对话、故事、习语等。广泛多样,不拘形式,拒绝单一枯燥的形式。可以适度的加入一些室外的活动,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孩子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兴趣,是否能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英语教材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应发生在园内与园外两个场所。对于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动力,英语学习的主渠道应该是在园内的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能引导孩子从歌曲、小诗、短剧中自然地习得一些单词和短句。教师更应鼓励孩子灵活的、大胆的把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能害怕出错,应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多多尝试,大胆创新,让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更好的结合到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