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郊游》是一次唱歌教学的音乐活动,其目标为1.熟悉旋律,感受乐曲中欢快和优美的乐句,并能用不同的声音演唱。2.能根据音乐情境进行表演,大胆地与同伴交流。
一、问题与对策
以前在歌唱教学中都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幼儿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有的做小动作,有的与同伴聊说,唱歌的声音低沉,反映不出幼儿活泼的神采。
据这个问题,我在本次活动中采取了对策: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采用节奏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谱的节奏型。
二、效果与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歌声甜甜的,动作好看,充满着童趣,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兴高采烈。为什么有如些的效果呢?
一、图谱帮助幼儿轻松理解记忆歌词
直观图片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幼儿较快地理解歌词,同时也让幼儿对歌词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在活动后期,幼儿可以达到脱离图谱,自由演唱的效果,因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已经存在于幼儿的脑海里。视听结合是获取信息的最可取办法。
二、图谱巧妙解决难点节奏
幼儿单纯依*听觉来辨别节奏,是困难的。在幼儿没有辨别清楚的基础上,再现就更难了。伴随音乐节奏的出现,教师分别出示节奏谱在黑板上,直观的形象帮助幼儿梳理清楚了节奏的类型,有图谱的辅助,幼儿再现节奏比较容易。从有图到无图,难点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三、图谱的运用,激发了幼儿自主学习兴趣。
首先,图谱的运用可以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果只*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有了图谱,活动内容的表述会更生动、形象。当你像变魔术一样拿出图片时,孩子们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图谱的运用,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动脑,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要发挥幼儿自由探索的主体性,利用图谱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老师的教逐渐过渡到老师的不教,如果教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利用图谱完全是老师来教,那么它的意义也就不大了,利用图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的图谱能够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教师的策略多种多样,图谱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幼儿轻松理解记忆歌词、巧妙解决难点节奏、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等等。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为活动目标服务,为帮助幼儿学习服务,不能为用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