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考虑本区活动特点的基础之上,应尽可能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活动材料。针对每个不同区域的特性选择和配置各种形式的器材,尽量保证种类多样、数量充足。不仅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器材活动,而且还能使幼儿有选择、交换器材活动的机会。例如,在投掷区内,应提供适合于掷远和掷准两大类活动的材料,并根据年龄的不同,在重量与大小上应有所不同。有海洋球,还有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小动物沙包,并且布置一些场景如怪兽,小动物喂食等。
在平衡区,我们投放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树桩,还有老师用奶粉罐自制的梅花桩,两个一组,四个一组,有难有易。我们还在轮胎上架竹梯,用一个个长凳连接起来走平衡木,平衡板、竹梯、轮胎、长凳作为主要器材,而沙包、小伞、小水桶、动物玩具就是相配套的辅助材料。平衡区内的合理的主副器材搭配、投放有利于幼儿在自主运动中有更多的选择性、组合性,玩出更多更有趣的玩法,从而增强区域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同时,材料的摆放与材料本身应尽量蕴涵一定的游戏规则,以使在活动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秩序。例如,将平衡区中有关的活动材料相互连接起来,建构成一个环形,则可以使有秩序地进行循环式的练习。还要及时发现感兴趣的材料操作方式,并充分运用这种方式,把要实现的目标物化在使用材料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这是提高活动的主动性的关键。
在跳跃区可以合理投放不同大小的羊角球、布袋、短绳、轮胎、小椅子等多种活动材料。在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活动地点,自由支配在每个活动区逗留的时间,让有限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变得开放和丰富可选,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尽情的享受空间、时间、材料和人际关系的开放。
我们努力挖掘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如矿泉水瓶、易拉罐、轮胎、布条、油瓶、竹竿、竹筒、编织袋,将其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材料。如将矿泉水瓶当保龄球瓶,竹筒当高跷,编织袋加上图案变成袋鼠等。幼儿将这些器械合理搭配开展活动这些材料的补充对幼儿在运动中合理搭配器械,尝试多种玩法,发展其游戏情节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