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与反思:
好闻的花香
案例:
金秋十月正是桂花开的时候,我们托班的阳台边有两颗桂花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开花了!花香透过窗户、阳台门传到活动室里。
娄娄坐在窗前的图书角在看书,闻到花香自言自语地说:“桂花开了!真香!”谢若冰听见了说:“什么香香的?”娄娄回答:“妈妈说这是桂花香!”谢若冰问:“在什么地方?”娄娄摇摇头。两个孩子趴在窗户上开始寻找……我听见了孩子们的议论,把趴在窗上的几个孩子带到阳台上,孩子们马上叫起来:“好香!”我请他们找找:是什么这么香?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桂花树,开始用手去摸、去摘花……很快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这一行列。
此时,教师问他们:“还有什么东西是香香的呢?”孩子们说:“阿姨烧的饭香香的!”“妈妈涂的香水香香的!”“汉堡包香香的!”……于是出现了许多关于“香”的话题。
反思:
自从带托班以来,下意识地认为:托班是无法进行主题活动的,在日常活动中,不是很注意收集孩子们反映的各类信息。这一次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是不是能够成为主题内容?教师帮助孩子们提炼出了“香香的世界”这一主题活动。虽然活动时间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给我们的启事却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托班的主题活动是来源于孩子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着必然的联系。只要我们抓住这些小信息,帮助孩子们整理、筛选,托班仍然是可以进行主题活动的,只相对以短小一些的;简单一些的内容为主。
2.托班的教师要及时注意孩子们的细小反映,一个小动作或者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都反映出幼儿当时的心情。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托班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做好2~3岁幼儿保教工作的基础。好的托班教师会有针对性的;具随机性的进行各项活动,此时孩子们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3.在托班保教工作中,教师不能像对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以观察为主。托班教师要做到及时地介入,尤其是帮助孩子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这在我从大班老师向托班老师角色转换中,体会最深的内容之一。教师在针对托班幼儿的教育中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是孩子们活动的支持者,是托班孩子活动过程的欣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