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准备是幼儿园大班必须做的活动。每年我们都要通过参观小学,与小学生座谈,参加升旗活动和一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看看哥哥姐姐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些什么事,学做小学生等多种活动,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帮助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入学准备。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对那个既向往又陌生的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上小学是孩子们独立学习生活的开始,光有心理准备是不够的,还要从自我服务能力、自己安排使用时间的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迈好独立学习生活的第一步。
我们经常能从初入小学的孩子家长那里听到这样的反映,孩子上学后丢三落四,课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摆设,一点儿用都没有。由此看来,学习使用课表也应该成为孩子入学前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有了课表帮忙,孩子们对学习内容和活动安排有了了解,准备学习用具和材料主动多了。孩子们长大了,想自己管理和支配时间,想了解每日的活动安排。面对孩子们的需求,我把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告诉孩子们,并引导他们共同设计一个自己的时间表,让孩子们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孩子们对生活作息时间表的关注持续了几天后,渐渐熟悉了。也就不再关注了。但是孩子们只知道按作息时间开展活动,而对活动前该做哪些准备,怎样安排好自己的休息和游戏时间等,没有更多的考虑。由此经常出现在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孩子们只顾玩,不做任何准备,等第二个活动开始时,他们才想起还没喝水、没上厕所呢,结果耽误了很多时间,影响后边的学习活动的进行。那如何让孩子们用好时间表,引导他们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学做时间的主人,为今后学校的学习生活尊定基础呢?
孩子们之所以不会利用时间,我想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他们只知道课间要休息十分钟,对于十分钟到底有多长,在十分钟里到底能做多少事,如何合理地安排使用十分钟,孩子们并不清楚。于是,我们通过猜想、体验、参观、实践等多种活动,使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有更多的了解,进而尝试着自己安排好十分钟的活动,学做时间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