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广告宣传 如何赚点
首页 | 家长与儿童 | 教师时空 | 儿童学园 | 养育方案 | 园长频道 | 园所名录 | 招聘求职 | 论坛 | 博客 |
 重要文章
幼儿园网站建设长期优惠

公告:投稿及版权说明

如何赚取点数
 推荐文章
 苗苗班家园联欢会开幕词:...
 如何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活动...
 “妈妈,我爱你”三八亲子...
 妈妈,我爱你”三八亲子活...
 大二班主题活动——民族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
 案例分析《让橡皮泥浮起来...
 “一日三巡”促幼儿园精细...
 热点文章
 广州公办幼儿园70%学位面...
 北京:村办幼儿园建设将列...
 四位代表委员建言学前教育...
 教育部:强化管理确保每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
 河南省将新改扩建2600所幼...
 虞永平:幼儿园应做科学育...
 苗苗班家园联欢会开幕词:...
 广告加盟
  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学前教育网   点击:4910   时间:2007-1-30   ]
【字体: 字体颜色

课改如同清新自然的风,吹绿了教育的田野,吹走了陈旧的阴霾,为孩子带来更深远、广阔的天空。课改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课改要求我们调整和改变当前学前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要求、缺少整合、教师中心的倾向,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构建具有启蒙性、整合性、开放性特征的课程体系。
  当前,早期教育、脑科学和心理科学都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前教育如何吸纳和反映新理念、新成果和新的研究手段,如何在借鉴外来课程思想、理论时不失却自己,确立与保持独立的课程发展意识,如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幼儿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幼儿真正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学前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始终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新世纪的到来,急切地呼唤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同样也急切地呼唤着我们学前教育课程和教材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富有实效和人性。 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施差异性教学。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适应每一个个体的不同发展水平。如果我们的教学形式还只是单一的整班集体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提供多元的教学组织形式,来适应差异性教学。
     尽管老师们创设了很多个体化活动环境,如区角活动、区域活动……但在教师的潜意识中总把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幼儿游戏或是集体教学的补充,只是集体教学的预备或延伸。如:备课中的准备,仅仅是为集体教学预备的,不把它看作是教学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教师对个别化和小组合作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和作用的认可度与集体教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课程指南”明确指出:“学习活动”要突现个别化和小组合作化的学习形式。这一精神意味着幼儿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有很大的改变,要从集体教学为主的形式,转变成为个别化教学、小组合作化的学习和集体教学并驾齐驱。
  我们要充分认可:每一种形式都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都有特定的、显著的、相互之间不可替代的功能。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各异的。
  在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强调儿童主体地位时,我们往往会忽视或回避教师的主体地位,这是大可不必的。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式主体。
  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因此,既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又要将儿童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轨道。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与难点,“指南”明确提出:“要把握好预设与幼儿自发生成之间的关系。”   在改革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师教会幼儿动脑筋,敢于表现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根本。从小养成幼儿自己学习,动手创造的能力和习惯,这种独立思考和具有自信的个性为幼儿今后学习任何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相信幼儿的探索能力与思维能力,努力为其创设一个适应他们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每个幼儿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敢表达自己的见解。经常采用这样的双边活动教学形式,他们不但能牢固掌握知识,而且学习主动积极,创造独特性也越来越强。他们的创造往往超过了教师的估计,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情感不断增强,在这种探索和创造活动中使幼儿成为真正的主人,便于教师发掘幼儿的潜在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问题,或有很多两难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很多问题也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的解决。

 
  • 上一篇文章: 新课改背景下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

  • 下一篇文章: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留言反馈 | 常见问题
    Copyright (c)2004-2008 Beijing Early Childhood Edu 北京学前教育
    Beijing KidsLong Edu Tech Limited Co. 北京可得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39号
    Tel: 010-51654631 010-51292574 时间:9:00-17:00 邮件:[email protected] QQ:14574844 MSN:[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