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广告宣传 如何赚点
首页 | 家长与儿童 | 教师时空 | 儿童学园 | 养育方案 | 园长频道 | 园所名录 | 招聘求职 | 论坛 | 博客 |
 重要文章
幼儿园网站建设长期优惠

公告:投稿及版权说明

如何赚取点数
 推荐文章
 苗苗班家园联欢会开幕词:...
 如何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活动...
 “妈妈,我爱你”三八亲子...
 妈妈,我爱你”三八亲子活...
 大二班主题活动——民族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
 案例分析《让橡皮泥浮起来...
 “一日三巡”促幼儿园精细...
 热点文章
 广州公办幼儿园70%学位面...
 北京:村办幼儿园建设将列...
 四位代表委员建言学前教育...
 教育部:强化管理确保每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
 河南省将新改扩建2600所幼...
 虞永平:幼儿园应做科学育...
 苗苗班家园联欢会开幕词:...
 广告加盟
  对5—6岁幼儿独立性的调查与思考    
对5—6岁幼儿独立性的调查与思考
[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440   时间:2004-3-13   ]
【字体: 字体颜色

独立性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中的热门话题,虽然近几年有人作过一些研究,但从现实来看,独生子女的独立性还存在很大问题。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到了工作婚嫁的年龄,据《每日新报》对几十对独生子女新婚夫妇的跟踪调查,目前许多新的家庭做不到独立,许多问题不会自己处理,家长们仍然要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去操心。从这里可以看出,从小对幼儿进行独立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缺乏独立性会导致幼儿将来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著名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苔梭利曾经说过:“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独立性的发展对于幼儿的个性、认知、情绪、情感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幼儿独立性的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也会不断树立,同时也会养成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个性特征。幼儿期是幼儿独立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若错过这个时期,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发严重。

独立性是行动中独立自主的品质,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幼教界并不深入,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也并未引起广大家长及幼教工作者的足够认识。5—6岁时期是学龄前最后的阶段,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现在5—6岁幼儿的独立性状况如何?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在我园选择1997年4月底之前出生的84名幼儿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并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

(一)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在家长问卷调查中,收回有效调查表74份。在调查表中就下面12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1.独立进餐情况。调查显示,有45%的幼儿在家能够吃饭时不离席独立进餐,有51%的幼儿在吃饭时边吃边玩,4%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要大人喂。用筷子情况是有80%的幼儿能用筷子夹住小东西,20%的幼儿能夹住大一些的东西,不会用筷子的幼儿人数为零。这说明大部分幼儿的动作技巧掌握的还不错,但进餐的习惯不好,边吃边玩、大人喂着吃等情况普遍存在。

2.独立穿鞋情况。调查显示,有92%的幼儿会穿不系带的鞋子,有4%的幼儿分不清左右,3%的幼儿不会穿。但系带子的鞋子只有8%的幼儿鞋带会打活结,有28%只会打死结,64%的幼儿都不会系。系鞋带是一种较难的动作,平时为了方便,许多家长不给孩子买系带子的鞋,即使买了也是由家长帮助穿。

3.穿衣服情况。调查显示,会自己穿整齐的幼儿占68%,能穿上但不会整理的占18%,需家长帮助穿的占15%。从幼儿穿衣服结果来看,一些家长嫌幼儿动作慢包办代替,使一部分幼儿养成不愿自己穿而依靠大人帮助的不良习惯。

4.大便后揩纸情况。调查显示,能自己擦干净的幼儿占23%,能自己擦但擦不干净还需家长帮助的幼儿占57%,自己不会擦的占20%。这一项幼儿独立性表现得更差一些。

5.刷牙习惯。调查显示,有30%的幼儿会主动按时刷牙,68%的幼儿需在成人提醒下刷牙,3%的幼儿不会刷牙。早晚按时刷牙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它可以使幼儿做事不拖沓,这个习惯形成对上小学很有帮助,因此这方面还有待注意培养。

6.女孩自己梳头情况。调查显示,自己会扎小刷子的占14%,会自己梳理整齐头发的占40%,不会梳理的占47%。对幼儿而言梳头也是一项较难的事情,特别是梳小辫子更难,尤其是在早上,家长急着上班,往往就给幼儿梳理了,从而使幼儿的锻炼机会就更少了。

7.独立睡眠情况。调查显示,有9%的幼儿自己能 一个房间独立入睡,51%的幼儿与父母同一个房间但能自己入睡,39%的幼儿需在成人陪伴下入睡。目前,我们一般城市家庭住房都能保证孩子有一个房间,但由于我们的传统习惯,以及对孩子娇惯溺爱,很少让幼儿独立使用一个房间的。

8.自己整理玩具情况。调查显示,玩玩具会自己分类整理的幼儿占8%,在成人提醒下整理的占72%,不整理的幼儿占20%。

9.在家独处情况。调查显示,能独自在家一小时左右的幼儿达到42%,不能做到的幼儿占58%。独处是幼儿独立性的一个表现,现在好多幼儿都是大人陪同照顾,很少有独处的时间。

10.独自去玩情况。调查显示,能够自己到本楼或本院朋友家去玩的占78%,有22%的幼儿做不到。这说明独自去玩大部分幼儿做得不错。

11.独立处理问题能力情况。调查显示,不小心碰着别人时,会主动说“对不起”的幼儿占54%,在别人提醒下说对不起的占43%,提醒也不愿意说的幼儿占3%。这方面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朋友间的纠纷、矛盾,是独力性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幼儿往往在解决问题时依靠大人而不会自己解决。成人也往往不给孩子机会,取而代之。

12.看图书情况。调查显示,能安静独立认真看书的幼儿占60%,不认真看书的幼儿占35%,不喜欢看书的幼儿占4%。看书情况能够表现出幼儿的独立的学习能力,家长对这方面比较重视,给幼儿买书较多,喜欢看书的幼儿也较多,但能安静独立的看书习惯还需逐渐培养。

(二)幼儿在园独立性测查观察结果

我们对幼儿在园独立性从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方面进行了观察测试。其结果如下。

1.系鞋带情况。有6%的幼儿会系成活结通过,94%的幼儿不会系。

2.穿衣服情况。有19%的幼儿能穿上并整理好领口通过,81%的幼儿不会穿或不会整理领口。在测查中发现大部分幼儿能穿上袖子,但都没有整理衣服特别是整理领口的意识,在老师的提示下,仍有一部分幼儿不会整理。

3.整理玩具情况。有48%的幼儿能把玩具分类收入筐内通过,52%的幼儿完不成任务。

4.独立看书情况。有42%的幼儿能安静独立认真看10分钟,58%的幼儿坚持不到10分钟,有的幼儿只看1分钟,大多数情况是边看边说,不会自己安静看,或者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一面,不会一页一页的翻看。

5.独立解决问题情况。教师在做游戏中观察,28%的幼儿遇到事情会动脑筋不告状不躲避,自己解决问题,72%的幼儿不会独立解决问题,遇到事情或告老师或躲避。

6.单独完成一项任务情况。66%的幼儿能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去做某件事情, 44%的幼儿完不成,其中有的幼儿是胆小不敢做,有的幼儿不知怎样解决遇到的问题而完不成。

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与幼儿园测试观察结果比较

两项结果表明,在两者相同的部分如:系鞋带、穿衣服、整理玩具、看图书等项中,其结果有些项目相差较大。穿衣服、整理玩具两项家庭调查结果达到人数分别为68%和8%,在园测试结果达到人数分别为19%和48%。之所以差别如此之大,是由于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会穿上就行,整理整齐衣服一般由家长代劳,在园里要求幼儿不但会穿上衣服而且还要把衣服整理整齐。幼儿在家不愿意整理玩具而是由家长帮助整理,在园里是在老师督促下幼儿为表现好得到表扬而整理。幼儿在家及在园环境不同,要求不同,心理也不同,因此表现相差也较大。

三.分析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目前5—6岁的幼儿独立性状况不容乐观。首先是家长虽然对幼儿独立性有一定认识,但是认识的程度还不够,给幼儿的锻炼机会还不多,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幼儿的独立意识淡漠,依赖心理严重。许多幼儿自己能够做到的事,不愿意做也不想做,家长也由于心疼孩子或怕孩子做不好,不让孩子去做而帮助代替,如擦屁股、睡觉就是如此。第二,许多幼儿会自己做的事情而没做,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整理玩具,在家只有8%的幼儿自己整理,在园里就有48%的幼儿自己整理,差距如此之大,与幼儿没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关,许多幼儿在家玩了玩具就跑,家长叫也不收,在园里是在老师检查督促下整理。第三,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幼儿遇到问题不会解决,往往求助家长及老师,在幼儿园告状现象十分严重,说明幼儿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第四,动作技巧方面的训练应该加强,如系鞋带、女孩梳头整理衣领等方面都应该加强练习,家长、老师教方法,平时让幼儿自己做这些事,熟能生巧,能力逐渐才能提高。

四、几点建议

1.要提高教师、家长在思想上的认识,搞清独立性的内容不只是独立的生活能力,还包括独立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的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等等。要分清爱孩子的尺度,真正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害,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很多人却做不好,总是认为孩子小不能让孩子干,长大了自然都会了,殊不知这样做,错过了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以后在进行培养中会事倍功半的。

2.多给幼儿提供发展独立性的条件与环境。在训练幼儿生活能力的同时,给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味灌输、管的过死、包办代替的教育方法,在各种活动中多给幼儿创造的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发展自己,遇事不要急于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经受点磨难,这样才能使幼儿成长起来。

3.注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要靠幼儿园及家庭双方面共同配合才能达到。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更离不开家庭教育。从时间上来看,一星期只有五天上幼儿园,每天在园时间才10个小时,而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极大,必须家园一致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会形成在园里自己做在家里就不做的两面性,从而影响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4.培养幼儿动作技巧的训练。动作技巧是幼儿基础不容忽视。在园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日常活动及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虽然可以组织专项活动如系鞋带比赛,但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的。在家里,家长更有利的是可以一对一的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只要家长重视,方法得当,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5.5—6岁幼儿是学龄前的最后阶段,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自己安静看书,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做某件事情,整理书包学具等,这些都为幼儿入小学打好良好的基础。

 

 
  • 上一篇文章: 大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

  • 下一篇文章: 浅谈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留言反馈 | 常见问题
    Copyright (c)2004-2008 Beijing Early Childhood Edu 北京学前教育
    Beijing KidsLong Edu Tech Limited Co. 北京可得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5339号
    Tel: 010-51654631 010-51292574 时间:9:00-17:00 邮件:[email protected] QQ:14574844 MSN:[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