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天地,是城市景观的亮点,更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让具有68年悠久历史的舟山路幼儿园在时代的潮流中,走出一条新的园舍管理之路,一直是我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幼儿园的园舍并非是园长的事或后勤人员之事,而应树立人人参与管理与维护的意识,
调动全园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但人人有“管理家园”的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为此,我们首先将园舍管理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成为每学期工作计划的重点之一;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园舍管理的制度,通过教代会的讨论,不断的修改和调整,让每个教工了如指掌,真正树立管理家园的意识,确保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包干地区、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责任到位,尤其是依靠了制度管理,变一人管,管一点,为制度管,管一片,定人定点。包管制度上墙,管理网络人人皆知,真正提高了管理成效。再者把园舍养护列入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使此项工作从思想上、制度上、操作上得到保证。极大地调动教工当家作主、当家理财、爱园如家、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带动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园舍养护的工作。
园舍管理直接关系到一个园的知名度以及它的生源,然而如何使现有园舍设备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使之成功地服务于教育教学,这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首先,做到维护养护定人到位,杜绝屋顶漏水,保证排水畅通,消除不安全的隐患。其次,园舍资料专人管理,经过资料积累,建立了图文并茂的档案,为翻阅查找、维护等提供了方便。
再次,形成园舍管理网络。第一管理层是园长,第二是两条分支管理层,房管小组和
安全小组,各司其责,房管小组以维修养护为主,安全小组履行检查落实为主,特别是在抗台的季节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园舍设备万无一失,保障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正常开展。
第四,园舍改建层层参与。每次的园舍大修,房管小组献计献策,在材料的选购上都亲自把关,节省资金;在装修上,立足不影响结构的基础上求新、求异、求变,如在朝北的活动室上搭建了富有儿童情趣的翻斗乐,充分发挥了活动室的使用率;同时对总园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改建,把原有的园长室和财务室改建成幼儿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活动室,既美观又满足了幼儿活动、探索的愿望,使园舍空间的使用更趋于合理化。同时割舍了教工休息室,新增了绿化,扩大了绿地面积。改建后的园舍美观、实用、具特色,更富有教育的功能。
第五,资金投入逐年递增。近年来,我们在对园舍进行改建、维修、养护过程中,从1996年的0.98万元逐年递增为今年的3.8万元,近三年园舍总投入为8.4万元。在绿化上的投入也是不断提高,从1996年的1.8千元增至6.2千元,而且在设备的投入上,96年为9万元,今年就上升至18.4万元。总之在资金的使用上,我们采取总园分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合理统筹安排,使之发挥了最大的效益。资金的大量投入后,户外活动场地、多功能的活动室、现代化的办公房、实用性强的厨房应运而生,各种绿化植物将幼儿园点缀得格外美丽。
我园总部是一所古色古香庙宇式建筑,与现在的标准化幼儿园园舍条件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保留其特有的个性魅力,又能为幼儿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呢?我们在装修设计时因地制宜,精心策划,确定在整体结构上保持原有风格,在内部结构上融入现代气息、儿童情趣的方案,通过小阁楼、小翻斗乐、小画廊等项目的增添,使总部教学楼成了一幢中西合壁、童趣盎然的教学园舍,为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提供了可能。在综合管理中,我们又针对总园分园不同的园舍结构,采取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分园以维护保养检查为主,总园以改建、整修洁净为主,以此投入不同的人力物力,保证总园、分园各自的特征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