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授权北京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学前教育网同意”
孕前准备——生理准备
1、孕前生理功能的调适
人类要健康的生活, 自然时刻都应该注意生理卫生,然而,对于准备生育下一代的新婚夫妇来说,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凡是打算怀孕的夫妇,都应建立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保健措施。针对婚前检查所发展的有关疾病和不够理想的功能问题,及时进行治疗、调养和功能性锻炼 。特别是要保持精液的质量,以及生殖器的健康状态。必要时,在孕前,夫妇可以主动接受生育门诊的指导。
2、孕前锻炼
孕前身体素质的调养,最关键的是夫妇要经常坚持进行健身活动,包括健美运动和有益于健身的艺术活动。沉浸于自我封闭式的新婚生活,无节制的纵欲则是最大的“禁忌”。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是身体素质向正常发展的“精神卫生”条件,此点万万不可忽视。
现代科学表明,夫妇经常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能为下一代提供较好的遗传素质,特别是对下一代在加强心肺功能是摄养能力、减少单纯性肥胖等遗传因素方面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孕前锻炼的时间每天不应少于15~30分钟。一般适于在清晨进行,做健美操、打拳等,并坚持做孕前操、工作操,在节假日还可以从事登山、郊游等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千万不要因为新婚后家务负担的加重而间断。
3、孕前的营养调养
卵子和精子的生长发育期约为3个月,在孕前3个月就应为妊娠的开始做准备。所以,孕前3个月至半年有较好的身体状态与营养,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很重要。
增加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人类生命的基础,是脑、肌肉、脏器最基本的营养素,占总热量的10%~20%。对有计划怀孕的夫妇,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量增加。平时每天每千克体重1~1.5克,而现在需要增加1.5~2.0克,故应多进食肉、鱼、蛋、奶、豆制品等。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钙是骨骼与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怀孕时的需要量为平时的两倍。孕前未摄入足量的钙,易使胎儿发生佝偻病、缺钙抽搐。孕妇因失钙过多可患骨质软化症,抽搐。孕前开始补钙,对孕期有好处,且钙在体内储存时间长,所以,应多进食鱼类、牛奶、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铁是血色素的重要成分。如果铁缺乏贫血。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每天吸收约5毫克铁质,且孕期孕妇血容量较非孕时30%就是平均增加1500毫升血液。如果缺铁,易导致孕妇中晚期贫血。铁在体内可储存4个月之久,含铁多的食物有牛奶、猪肉、鸡蛋、大豆、海藻等,还可用铁锅做饭炒菜。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不仅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同样是生殖功能正常的需要。小鼠实验表明,如果缺乏维生素,可使小鼠不孕、死胎、崎形、生长发育缓慢。人体维生素缺乏时也有同样的情况,不易怀孕,怀孕了亦容易有缺陷,如骨骼发育不全、抵抗力弱、贫血、水肿、皮肤病、神经炎,还可流产和死胎,或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难产。故在孕前就应有意识地补充维生素,多进食肉类、牛奶、蛋、肝、蔬菜、水果等。
补充叶酸
叶酸不足可引起巨细胞性贫血,胎儿畸形发生率增加,甚至葡萄胎、神经器官缺陷等。孕前半年应在医生指导下直接补充叶酸或多进食肝、绿叶蔬菜、谷物、花生、豆类等,特别是已生育过畸形儿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充叶酸,能有效地预防胎儿畸形的发生。
补充锌
锌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锌缺乏可影响生长发育,使得身材矮小,并影响生殖系统,女性不来月经,男性无精与少精。孕前应多吃含锌的食物,如鱼类、小米、大白菜、羊肉、鸡肉、牡蛎等。
男性在孕育下一代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精子,以后就不再担当重任。所以,相对于孕妇来说,男性孕前的营养就更为重要。男性在妻子怀孕前半年前半年既应补充一些有利于精子生长发育的营养食物,如锌、蛋白质、维生素A和其他某些矿物质如铜、钙等。
总的来说,在计划怀孕前3个月,夫妻双方都应尽量吃好吃饱,保证营养合理、平衡。营养状况的具体指标是:夫妻双方体重均有一定增加,但不能过胖。
4、孕前是否应该停止一切正常在服用的药物?
孕前因病或其他原因服药时,要特别注意。因为一些药在体内停留和发生作用的时间比较长,有时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还有一些妇女怀孕之后身体没有明显变化,也不出现妊娠反应,自认为没有怀孕,于是完全不考虑所服的药品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什么影响,结果无意之中伤害了非常脆弱的胎儿,留下了终身遗憾。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出现,在计划孕前3个月就应当慎重地服药。
如果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需要在某月怀孕,那么在怀孕月前的6个月内,应当先停服避孕药,因为避孕药中含有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的激素。为了保证由高质量的精子和卵子进行结合,必须排除各种不利的干扰因素。
抗组胺剂、起热镇痛作用的阿司匹林等,有不宜长期服用之说。为治疗贫血而服用铁剂时,在准备怀孕前,要同医生商量,了解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5、孕前衣食住行的调整
女性在衣着方面宜宽松,使乳房及腹部能够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以利于生理功能的协调。饮食方面,男女双方均应禁忌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尤其应禁酒、戒烟,摄取食物要全面以保证营养的供给。最好不要听从传闻的“生育性别食谱”偏食碱性或酸性食物,破坏身体酸碱的平衡;居住环境应尽量避免噪声污染;应尽量躲避有害生育的放射线源的危害。在行为方面,应避免过分剧烈的运动方式。(待续)
(摘抄)<孕产妇知识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