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飞上天
上海市奉贤区爱贝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
张高华
背景:
在一次电教活动中,幼儿发现了一只蚂蚁在木地板上爬,立刻对这只平时不起眼蚂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师随机将蚂蚁捉了放在放大镜下让幼儿们观察蚂蚁的模样,如蚂蚁有几条腿;蚂蚁头上有什么;蚂蚁怎样爬,等等。从此,幼儿对蚂蚁开始关注起来。
实录:
在早晨的体锻休息活动中,细心的一一发现草丛中有只蚂蚁在爬来爬去,立刻大叫一声:“这里有只蚂蚁!”刹那间,孩子们都围了上去,兴奋的一一用食指和拇指小心翼翼地捉起了小蚂蚁,用手举的高高的,要放在我的手心里,可当我刚接过小蚂蚁时,调皮的一一大吸一口气,使劲一吹,顿时,刚在我手心里缓过一口气的小蚂蚁被吹得无影无踪。急坏了的芳芳想尝试在我手心找回小蚂蚁,可无助于事,小蚂蚁不见了。“张老师,小蚂蚁到哪里去了呀?”孩子们都非常沮丧地问。“小蚂蚁飞到天上去了!哈哈哈—”一一的笑声一下打破了消极的气氛。周围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天上,欢呼着:“小蚂蚁飞了!”、“小蚂蚁飞到太阳公公那里去了!”……
反思:
由于幼儿年龄小,所以决定了幼儿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固定性,随意性很强。活动中,一一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关注的小蚂蚁,又那样小心地捉起来,信任地给了老师。可就是一瞬间的功夫,他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的动作和行为会有很大波动性,随意性,一口气吹走了小蚂蚁。而孩子又是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他解释了自己的做法,而并不是黯然神伤地失落,他兴奋着自己的行为,喜悦着自己的创造。我们说孩子在活动中快乐了,孩子就有所收获了。
20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