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授权北京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学前教育网同意”
一个孩子的成长
这段时间我们幼儿园刚刚开展了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活动,也就是星期天开例会时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自选一篇幼教方面的文章供全体教师学习,我是学前二班的老师,我和马老师选了一篇有关孩子感觉统合失调方面的文章。我和马老师深入讨论之后,发现班里有个男孩和触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完全吻合:紧张 孤僻 不合群 爱惹人 脾气暴躁 害怕陌生环境 注意力不集中 无法进行有耐心和恒心的活动。我们很迷惑,因为男孩的妈妈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发现孩子身上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况,就会及时和老师沟通。但是,什么原因使孩子身上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下午,孩子的妈妈来接园,我们和这位妈妈做了一次深入的沟通。
我们首先如实的向家长反应了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不太团结小朋友 不爱帮助小朋友 经常与发生争执 怕到其它班借东西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发现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有问题,这方面您在家是如何教育的呢?妈妈怔了一下,这样说到:我平时不怎么让他和楼下的小朋友玩,楼下的那些孩子整天疯在一起玩土 玩沙 坐在一上 跪在地上 爬在地上实在是太脏了,太不讲卫生了。但是,我们有时侯会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儿子很友善,对人家很好,很大方的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不应该不合群啊。
听了这位**的话,我们总算是找到了一些原因。这位妈妈是一位医生,可能是职业病,有点太讲卫生了,尤于过于关心孩子的卫生情况,把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给扼杀了,孰不知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是多么的重要,通过孩子间的交流可以总结出很多交往经验,从而提高交往能力。在邀请小朋友到家玩时,孩子做得很好,那说明孩子十分渴望交友,但是家长给孩子提供的交友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再加上父母工作忙,孩子平时由老人带着,过度呵护,事事都顺着他,孩子很容易就养成心理依赖,懒惰,缺乏意志力,从而造成以上症状。
经过这次谈话,这时,妈妈意识到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慌了,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看着妈妈焦急的表情,我们也跟着急。
我和马老师研究之后,给出了几点建议:1.马上让孩子独立。2.让孩子经常参于力所能及的劳动。3.尽量给孩子多提供交友的机会。4.让孩子多做一些可以训练恒心和耐心的活动(例如:画画 缠线团 蒙氏走线等)。妈妈如获珍宝,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其实,说心里话,我们觉得很惭愧,为什么我们没有早一点发现,又或者是我们已经发现了,但是没有专业的教育理论来做出正确的分析,至使没能及时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延误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和性格养成的最佳时期。
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大脑中除了后悔还是后悔。为什么我们没有早一点学习?为什么我们没有通过其它渠道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件事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上,它将时刻鞭策着我进行学习。
春蚕到死丝芳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