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赖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1)病史:病史中注意营养状况和有无出血、毒物接触(尤其职业史、用药史及个人史方面)、慢性肾病、肝病、胃肠病、寄生虫病、原虫病等病史;妇女应注意月经、妊娠、分娩及哺乳等情况;以及家族史。
(2)体检:体检中特别注意有无贫血、黄疸、感染征象(尤其在口腔粘膜、咽、肛周等部位)、出血倾向(如皮肤和粘膜出血)、造血器官(肝、脾、淋巴结)的肿大、骨骼压痛以及舌、齿龈、毛发与指甲的异常。
(3)实验室检查:
①常规进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的检查、贫血病人需加做红细胞比积测定、并计算出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还应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病人应加做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
②血与骨髓液涂片的细胞学检查,系血液病实验诊断中最常用的重要方法,常能有助于诊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乃至确定诊断(如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癌或淋巴瘤的骨髓转移)主要方法有瑞氏—姬姆萨涂片染色的检查,以及特殊情况下,辅以涂片的细胞组织化学(如过氧化酶、苏丹黑、非特异性脂酶、糖原、铁染色)的检查方法。必要时可加做骨髓活检。
③有黄疸者需做血清胆红素定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及结合珠蛋白定量、尿三胆、尿潜血、尿含铁血黄素(Rous)等试验,以了解有无溶血以及溶血发生的部位(血管内或血管外)。疑难病例需做红细胞寿命测定。
④溶血病人需做进一步特殊检查以明确所患溶血性疾患的种类。
⑤出血性疾患病人应以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作为血管壁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及凝血功能异常这三大类出血性疾患的初步归类试验。归类后再进一步做有关特殊检查以胆确疾患的具体种类。
⑥其他检查,如粪便常规与潜血、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肝与肾功能化验检查、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及铁饱和度的测定、血清叶酸与维生素B12及红细胞叶酸的测定、心电图、胸部X线、腹部门肝、胆、胰、脾、腹腔淋巴结)B超、胆囊造影、骨骼摄片、胃液分析、淋巴结穿刺涂片或病理活检与印片、同位素与r照像机检查(脾、淋巴系统、骨髓)、淋巴管造影、可疑部位的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及染色体检查,可根据具体病情加以考虑。
2.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
(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2)贫血病人入院后3日内给普通饮食。初步检查未完成前勿予补血饮食或补血药,以免影响血象。造成诊断困难。
(3)送检血型,做好可能的输血准备。
(4)针对不同的疾患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动态观察病情,了解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