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为什么会说谎?
大多数幼儿都有说过谎的经历。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与表现,但并非每个说谎的幼儿都有道德品质问题。导致幼儿说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导致幼儿对成人说谎的主观原因
一、对成人说谎
(一)为了逃避责任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犯了错误,办了错事或做了自己不允许小孩做的事,便对幼儿施加批评,重则棍棒上身,拳打脚踢,对于这样的父母,不分青红皂白,认为黄金棍子下出好人的态度,是问有谁不怕,孩子怎敢跟您说实话。
(二)为了获得不正当的奖励
有的家长常用物质来刺激幼儿,许下诺言:“如果你怎样怎样,我就给你怎样怎样。”这种方法对 于那些虚荣心强,又没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却想得到父母那诱人的奖励时便打开了说谎的念头。
(三)为了自尊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认为您在人前人后说孩子的不是,而孩子毫无反应。其实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您在人前人后说孩子的不是,对于性格内向和性格孤僻的幼儿很可能使他们失去自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其自尊心一点一点被侵蚀的同时,您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地位也会随之瓦解,慢慢地您会发现孩子不愿意再肆无忌惮的把心事说给您听,或者采取说谎的方法来掩饰其行为的过程。
二、 对同伴说谎的原因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说谎常常是因为攀比的心理在作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说:“××给我买了什么什么”,其他幼儿不甘示弱的:“我××还给我买了什么什么呢!” 他们为了表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或为了显示其优越性或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不自主的说起谎话来
幼儿说谎还来至其客观方面的影响
一、 幼儿记忆的精确性差。
二、 幼儿把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相混淆。
以上两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幼儿的记忆精确性差,他们往往在记忆一个东西时,只记住了对他最有吸引力的内容,而把最主要的、最本质的内容遗漏,把即将发生的说成是已经发生的,把想象东西与真实的东西相混淆。如在游戏活动中,3岁左右的孩子把游戏中的假装吃饭当成真的吃饭,把当成菜的小草也喂进了嘴里,把想象中的东西说成了真的。
正因为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未成熟,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撒谎后,一定要具体地分析、冷静地对待,千万不要一味的训斥。
如何对幼儿说谎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呢?
一、 要弄清幼儿说谎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从原因入手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懂得说谎的危害,从而引以为戒。
二、 不给幼儿说谎的机会。有的家长在接孩子放学时,常问:“今天你能干吗?”“老师表扬你没有?”由于家长没办法得到及时的求证,这里就给孩子说谎制造了良机。因此要奉劝家长们不要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所提问题应能急于得到证实为宜。
三、 要善于抓住时机和孩子的特点施行具体可行的教育。特别是在发现孩子第一次说谎后要慎重对待,既要理解孩子说谎时的心情,又要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恰当的点拨,杜绝再次发生。孩子坦白了要欢迎,切记打骂,否则会因为害怕而再次说谎不宜于教育
四、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说谎话,答应孩子的事儿就应尽力办到。否则就应对孩子讲明原因,求得孩子得原谅。
五、 家长应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讲一些有关实事求是、忠诚老实的事例,让孩子理解诚实做人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