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授权北京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学前教育网同意”
浅谈利用蒙台梭利教育培养幼儿自律
蒙台梭利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尊重和自由”,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也就是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充分的发展空间,以及自由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这里所谓的自由,不是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强调以幼儿为主题的教育,重视幼儿,满足幼儿的需求,幼儿通过反复工作获得满足,形成自发性的纪律。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提出“当儿童将其注意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不仅为他提供有益的练习,而且提供错误的控制的某种物体时;纪律就产生了”。
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就是幼儿有自我约束和遵守纪律能力。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怎样培养幼儿自律,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观察幼儿,寻找幼儿不能自律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蒙台梭利教育是真正从幼儿出发的教育,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个别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自律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考虑幼儿为什么不能自律。我们班级的谢也青小朋友在工作时,总是打扰别人的工作,通过观察我发现她对别人的工作非常感兴趣,在观看别人工作时发现小朋友不能正确操作时,总会提出指正干扰别人。于是我们对她进行更深一步的展示,并鼓励她当小老师,她在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后自律能力渐渐有了进步。还有一例,我们班级的潘星羽小朋友工作时不专注,工作摆放杂乱,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工作一会就东张西望。有时会不自主的随意乱走,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其它小朋友的工作。象他这样,可能没有什么目的,而是因为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于是我们平时利用各种机会训练他的大肌肉、小肌肉动作,利用走线、体育活动、感觉统合训练发展他的大肌肉动作,设计新颖的生活工作吸引他主动选择,有意识的培养他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发展小肌肉动作。通过近两个月的练习,潘星羽动作协调性有了很大提高,控制自己的能力也有提高。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特别时混龄班的幼儿,大的幼儿以大带小,帮助小的幼儿,小的幼儿很喜欢向大的小朋友学习。我们班有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我在进行团体活动时,突然外面传来架子鼓的声音,官浩小朋友不自觉的随着音乐节奏敲打地面,其他幼儿也相继模仿,这时如果我要制止的话,他们是不会听我的,于是我灵机一动,带领全班幼儿一起打节奏。象这样,不要压制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获得了满足,自然而然的集中了注意力,那么良好的纪律也慢慢产生了。
二、提供一个自由、有序的环境,幼儿在有序的环境中养成自律的精神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自我约束能力也因而逐步建构。
蒙台梭利教室每一样工作只有一份,幼儿自由、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自由的交谈,当他需要更换工作,但又不能马上更换时,他只有等待,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自我约束,也就学会了自律。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有准备、有序的环境,幼儿有目的的选择,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的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而慢慢形成自律精神。
三、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律。
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幼儿都比较娇惯,幼儿形成了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做什么事都只想着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和集体意识很薄弱。因此,我们注重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自律。
1. 培养幼儿照顾环境和他人培养幼儿自律:在班级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照顾
环境、照顾他人,如:幼儿在用餐之前将餐具摆放整齐,每人有固定的位置进餐,充当小值日生帮小朋友盛饭,定时为植物浇水,为动物喂食等,给幼儿一个有序做事的机会。
2.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自律、有序:幼儿在入厕时能做到不拥挤、耐心等待;
户外活动时排队做操,活动器械按类收回,摆放整齐,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懂得谦让,形成自律。
幼儿自律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律、有序的良好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我们每天的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培养不出自律的幼儿的。我会永远遵循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让每个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让每个幼儿都能养成自律、有序的良好习惯。
黑龙江省大庆市幼教中心第三幼儿园
李小霞
|